德善熊若水,都是家中老二却被区别对

偶然间刷到了一个关于影视剧《请回答》的短视频。

视频内容讲述的,是关于德善的“被忽略”。作为一部宝藏剧集,“德善”这个角色值得深究。而她的人设,也着实让人心疼。

德善是家中的二女儿,父母疼爱大姐、三弟,却往往忽略了这第二个女儿,在故事发展的许多细节上,就能够明显看到。

大姐和三弟都要吃煎鸡蛋,可冰箱里的鸡蛋只有两个。妈妈在经过德善“懂事的认可”下,将鸡蛋分给了大女儿与三儿子。

妈妈微笑着表示德善最喜欢吃腌豆子,随自己,可德善也是想要吃鸡蛋的那个人。

家里有鸡肉吃,鸡腿也是被分到大女儿和三儿子手上。

煤气那一集,爸爸妈妈抱着大女儿、三儿子出来,在外面大口喘气。而德善,却是独自从屋子里爬出来的。

德善要求单独一天和家人一起过自己的生日,可偏偏父母却要在大女儿生日当天许愿、吹蜡烛后,将蜡烛拔掉,再重新为德善庆生。

面对这样的偏心,德善对着家人怒吼:“为什么,为什么只有我是德善”。

一个家庭三兄弟姐妹,好像老二永远都是最不受宠的那个。事实是否真的如此?或许我们可以从另一部电视剧能看到,能找到答案。

《爱回家之开心速递》。

这部“从家出发”的TVB处境喜剧,至今播出已经超过集。

在前段时间播出的一集中,就出现了老二“不受宠”的戳心剧情。

熊家的一家之主熊树根,有三个女儿,她们分别是大姐熊尚善、二姐熊若水,以及三妹熊心如。

作为单亲爸爸,熊树根对女儿们都照料有加。可对于谁是整个家庭中“最宠爱”的女儿,答案指向了三妹熊心如。

大女儿熊尚善,不仅有个成年的儿子,还有一个搞电影的出色男友,写作、编剧事业毫无压力,是最不让父亲操心的那一个。

但父亲心疼她小小年纪就承担了那些不属于她的人生。

在经历时间的磨砺后,剧情的重点放在了熊若水与熊心如身上。

熊若水与妹妹争抢水果哈密瓜,却被父亲劝阻,表示“二妹,你让一下三妹”。

为了宠爱三女儿,熊树根还炖上了花胶给三女儿。面对父亲的偏袒,熊若水问父亲,自己有没有份吃。可得到的答案是“这次给三妹吃,下一次给你吃”。

结果遭到了外孙金城安的打脸:“外公,这段对白和你上次说过的完全一模一样”。

看到这段剧情,我们会发现这和德善的“蛋糕事件”非常相似。

一句“大的要让小的”是大多数父母的口头禅,就好像年龄大的孩子,就必须要让着年龄小的孩子。而这样的设定,在现实中的父母眼里,是理所当然的。

我们也会经常听到,“她/他还小”这样的字眼。

难道“小”,就必须要让,甚至是毫无止境的宠爱吗?我们来看看,熊若水为了改变父亲的偏袒,有多么用心良苦。

为了能够让父亲重视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上都非常强势的熊若水,装作一副“我很没用”的样子,去讨父亲的欢心。

结果得到了父亲的“抱怨”,熊树根抱怨二女儿状态不行,自己被任意使唤,导致腰酸背痛。

“柔弱”策略失败,熊若水将方向放在了“精明算计”上。

熊若水知道多年来,父亲都是非常节俭、爱占便宜性格的一个人,于是她在超市展现了一场关于精明计算的“表演”,得到了父亲的夸赞。

然而转身,熊树根却要买贵价的提子给三女儿吃,只因这是三女儿熊心如爱吃的事物。可见,即便熊若水再努力,好像父亲的眼光、宠爱始终离不开三女儿。

熊若水为获“宠爱”,再出奇招!穿妈妈的衣服。

熊树根的爱妻早已离开人世,熊若水为让父亲能够不再偏袒妹妹,决定穿上母亲的衣服,装扮成母亲的模样,去照顾、服侍父亲,结果却得到父亲的怒斥:

“开什么玩笑不好,竟拿妈妈开玩笑。你看看你自己做的是不是很过分?一点都不像妈妈”。

下一秒,熊心如发现偏袒自己的父亲,为了自己喜欢的偶像去排队买票,却晕倒被工作人员叫救护车,但他仍不愿上车,反而要坚持排队。

熊若水情绪终于爆发,她终于明白到,在父亲的心里,熊心如才是他最宠爱的女儿。面对熊若水的哭诉,熊树根向二女儿解释,自己为何这么做。

在熊树根的眼里,大女儿熊尚善年少无知,以至于青春时期就怀上了金城安,让这个做父亲的十分心疼。熊心如虽然智商高、读书好,但情商以及各方面的为人处世,实在不行。

相反,作为二女儿的熊若水,醒目能干、能很好地照料自己。熊树根表示,在自己的心目中,其实最疼爱的就是二女儿。

作为父亲,熊树根确实难以在三个女儿中寻找平衡,可他对熊若水说出真心话,以及对熊若水进行优厚对待,让这个有介怀的女儿放开了心结。

即便在最后,熊树根对二女儿优厚对待,是为了刺激三女儿熊心如谈恋爱、找女朋友,利用了熊若水。但知晓此事的熊若水,仍然没有揭穿。

因为,虚情假意远比没有更好。

德善、熊若水,都是“家中老二”却被区别对待,老二为何不受宠?结合德善与熊若水的经历,我们都能够找到一个共通点,那就是“懂事的心疼”。

德善是家中的二女儿,为人处世却非常懂事,对待父母可以说是非常细心,关爱。同样,熊若水虽是二女儿,但她为人处世成熟,能够很好地照料自己,不用父母操心。

也因为这样,两个家庭的二女儿们,都因为“过分的成熟”导致不受宠的诞生。

难道,过于成熟也是一种错吗?当然不是。

作为父母,他们总是想要将最好的东西给自己的孩子,但面对三个孩子,他们会选择最需要照顾的那个进行悉心呵护。

两部剧中的“二女儿”们,因为成熟而过于心疼。其实是父母在明白他们懂事之后,无形之中“忽略”了她们。

做父母的,不应该将照顾变成了偏袒,更不能一碗水端不平。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shopping28.com/afhgx/8269.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24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