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瓜产业带动贫困村新希望记广西蔬菜产

一、主要特派员介绍

★万正林★

副研究员,任职于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所,年起选派为广西贫困县科技特派员,年起选聘为广西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国家“三区”科技人才)。自年参加工作以来,主要从事冬瓜、设施精品小西瓜等瓜类新品种引进、筛选与选育工作。年以来,累计主持和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农转资金项目、广西科技攻关、广西农转资金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及广西农科院科技发展基金项目20余项。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分别排名第六和第九,成果登记5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申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参与育成“桂蔬9号”黑皮冬瓜及“桂农”西瓜2个新品种,发表科技论文30余篇。

★周建辉★

助理研究员,任职于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所,年起选派为广西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国家“三区”科技人才)。参与项目14项,获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获广西区成果登记2项。在核心期刊等发表论文9篇,授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通过广西区品种审定3项。

★周艳霞★

助理研究员,任职于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所,年起选派为广西贫困县科技特派员,年起选聘为广西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国家“三区”科技人才)。主持和参与广西科技厅和地方资助项目10余项,获得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项,参与育成“桂蔬9号”黑皮冬瓜及“桂农”西瓜2个新品种。

二、主要服务经历与事迹

现在,每次来到广西来宾市武宣县桐岭镇和律村新农哈密瓜种植专业合作社,新型技术骨干李哥(贫困户)总是激动地说:“非常感谢你们,万老师及两位周老师,如果没有你们,我们就种不成哈密瓜,今年上半年也不会卖到脱销。”   

每当此时,万老师及两位周老师总会说能为和律村脱贫做些实实在在的工作,用科技引领乡亲们致富,是“三区”科技扶贫人员的本职工作,也是他们 的心愿。李哥眼中的“万老师”及两位周老师,就是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所、自治区贫困县科技特派员万正林、周建辉和周艳霞。   

和律村位于来宾市武宣县桐岭镇中南部,是自治区级“十三五”贫困村。全村总人口人,耕地面积为亩,其中水田亩、旱地亩,人均仅0.65亩。年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户,贫困人口人,贫困发生率18.6%。

▲哈密瓜定植技术指导

 

年5月,由该村*总支部入股牵头注册的武宣县桐岭镇新农哈密瓜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重点发展哈密瓜产业,但总面积仅有20亩,在新品种引选、关键栽培技术、管理水平方面不完善,使得产量、品质上不去,经济效益不显著,且参与的贫困户不多,群众受益率较低。年在驻村 书记李永楷的带领下,村*总支部深入调查研究决定在该村大力发展哈密瓜种植产业,将该村的低产田进行流转,扩大到亩,到年上半年,联合和律村周边的广西武宣宝龙水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武宣县桐岭镇萱晨家庭农场及广西武宣嘉农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扩大哈密瓜种植面积到亩,累计吸收50户贫困户参与到哈密瓜产业扶贫,受益农户达户,累计受益人口人,实现年总产值万元,入股的贫困户均增收近万元,让全村贫苦户看到了脱贫的新方向。

 ▲指导病害辨认及防治

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所科技特派员万正林于年针对武宣的哈密瓜产业进行调查,年开始正式以贫困县科技特派员的身份指导武宣县桐岭镇嘉农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西甜瓜技术。到年初,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所的另外两名同志周建辉和周艳霞也加入到武宣县桐岭镇贫困村科技特派员的行列,一起参与到武宣桐岭镇的哈密瓜科技扶贫之中。

三、工作体会及经验模式

(一)深入基层了解产业存在的问题,推荐优良西甜瓜新品种、新技术示范   

选种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的品种,是关系到后期田间管理及产品销售的关键因素。前期由于对优良新品种信息、栽培关键技术、田间管理不到位,导致效益不显著,表现出明显的缺品种、缺技术及缺管理人才劣势。经过年的考察调研,万正林在~年间陆续向广西武宣嘉农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荐“桂蜜12号”“好运52”“*皮”“绿皮”“好运11”“北甜1号”“桂农”“桂农”“桂西瓜三号”等西甜瓜新品种,根据田间长势、产量、品质及市场销售情况等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合武宣桐岭镇的优良品种“北甜1号”“桂蜜12号”甜瓜作为主栽品种。   

(二)创新栽培技术,结合当地种植习惯在甜瓜生长关键期开展关键技术理论与田间培训   

先后对合作社的种植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整合合作社现有资源开展穴盘育苗技术、无土基质栽培技术、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简易大棚避雨栽培技术、大棚蜜蜂授粉技术及无公害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并结合田间栽培情况进行了“厚皮甜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大棚西甜瓜主要病虫害防治”等专题培训讲座,并先后邀请了蔬菜产业扶贫团团长单位广西农科院蔬菜所所长陈振东、书记唐胜,蔬菜产业扶贫团团长黎炎研究员、广西大宗蔬菜创新团队西甜瓜南宁试验站站长张曼研究员、广西特色水果创新团队西甜瓜植物病虫害岗位专家蔡健和研究员到合作社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与培训,为贫困村哈密瓜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三)建立武宣县桐岭镇哈密瓜   

创建了武宣县桐岭镇哈密瓜   

(四)品牌建设、电商融合,开启哈密瓜销售新思路   

在培训期间一直灌输哈密瓜的品牌意识,合作社采纳意见并申报获得“桐岭金美人”哈密瓜品牌。在传统销售途径不断壮大的同时,建立了中国邮*“邮乐购”电商平台进行线上销售。同时举办桐岭镇首届哈密瓜招商推介会、首届哈密瓜文化艺术节,参加第14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广西展览馆东南亚果品展暨中秋休闲食品展等,通过不同渠道、不同方式销售和推广该村的哈密瓜产品及品牌,构建了“生产—销售”一体化多途径的产业发展模式,为做大、做强产品,提升桐岭镇哈密瓜产品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奠定基础。

四、获得的成效

武宣县桐岭镇和律村哈密瓜示范园年6月获得“来宾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同年7月,该村以哈密瓜为主导产业喜获农业部第七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荣誉称号,成为武宣县 “国字号”“一村一品”示范村;同年11月,该村瓜果飘香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获来宾市考核分 名,位列全市31个乡镇级示范区前茅;年1月获得“广西巾帼脱贫示范基地”,同年3月获得来宾市科技特派员 扶贫示范基地(园)认定。

来源:广西科技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shopping28.com/afhhy/1898.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24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