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冬春哈密瓜栽培技术,值得收藏

缅甸甜瓜的发展已有近20a(年)的时间,由于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生产的甜瓜品质和商品性较差。进入缅甸开展甜瓜生产的中国生产者多是瓜商,他们从国内山东、陕西、浙江、广西等地带领一些瓜农去做技术指导,这些瓜农有丰富的生产经验,但缺少系统理论和技能支撑。接下来我们谈谈缅甸甜瓜的种植技术吧

1.产业化种植技术要点

1.1品种选择根据中国国内市场的主流需求,以优质、抗病、商品性好为原则,选择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葡萄瓜果研究所选育的哈密瓜品种西州密25号

1.2栽培模式根据伊洛瓦底江中游的气候条件

及农业生产水平,选择地膜覆盖露地搭架栽培。9月底至10月中旬开始育苗,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移栽定植,翌年3~4月采收。

1.3育苗根据当地条件采用空气整根育苗技术。

1.3.1搭建苗盘托架用竹木搭建宽2.4m、长

30~50m、高0.7m的育苗架,育苗架做成网状,便于放置育苗盘。苗架上方架设微喷系统,使用微喷头进行水肥管理。

1.3.2育苗基质育苗基质采用当地的森林腐殖

土,打碎过筛后与谷炭(稻谷外壳碳化产物)混合备用,每吨基质加入3kg三元复合肥(N-P-K为15-15-15,下同),装入70孔穴盘后喷淋清水浇透基质。播种前可用70%百菌清悬浮剂+25%甲霜灵悬浮剂~倍液浇透基质,将育苗盘放置整

齐待用。

1.3.3播种及苗期管理种子先用55℃温水浸泡

消*15min(分),消*过程中需不停搅拌,然后常温浸种4h(小时)。也可用70%百菌清悬浮剂+25%甲霜灵悬浮剂~倍液对种子进行消*。种子出苗前使用微喷系统喷水保持育苗基质疏松湿润,温度控制在15~35℃。幼芽出土达到50%后及时为幼苗“去帽”,并用72%霜脲氰·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0.2%三元复合肥的混合溶液浇苗2~3次。幼苗具有2~3片叶时即可定植,定植前炼苗4~5d(天)。2.4整地定植土壤深耕25cm以上,根据甜瓜定植畦规格提前划线,在定植畦上每m2撒施三元复合肥30kg、重过 钙10kg作基肥,施肥后再次旋耕土壤做畦。甜瓜定植畦规格:畦面呈龟背形,双行定植,株距40cm,小行距80cm,大行距cm,每m2种植约株。按定植株行距拉好滴灌管并覆盖地膜。定植孔距滴头8cm,直径约6cm。定植后浇定根水,第2天用泥土密封定植孔周边。

2.5整枝搭架采用竹竿搭架栽培,单蔓整枝每株留单瓜。当幼苗株高 0cm时,用

尼龙绳和拉蔓夹引蔓上架,主蔓第1~7节不留侧蔓,第8~10节选留子蔓,在子蔓的第1节上留瓜,每株人工授粉3~4朵雌花,幼瓜长到鸡蛋大时选留1个果实匀称周正、表皮颜色鲜亮的瓜,留瓜子蔓留2~3片叶摘心,其余子蔓、侧芽全部摘除。为保证后期采收的果实成熟度一致,当选留的2~3条结瓜子蔓果实坐稳后,田间不同植株按照同期开花、侧蔓大小一致及瓜形周正的原则选留结果蔓。主蔓具有18~21片叶时摘心。

1.6水肥管理

1.6.1水分管理哈密瓜生长期间正处于缅甸当地的旱季,由于降水较少,采取适宜、 的水分管理是哈密瓜种植成功的重要措施。根据当地哈密瓜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情况,生长期间的土壤水分应控制在田间持水量的80%左右,果实膨大初期到中期是哈密瓜整个生育期需水量 的时期,田间持水量应维持在80%~85%。果实网纹出现时,即开花后16d(天),将土壤水分上限控制在65%~70%;采收前10d(天)控制浇水量,土壤湿度维持在田间持水量的55%~60%。土壤相对含水量可采用手握土团经验法(即手掌紧握湿土能挤成团而没有水滴出,松开手掌用手指戳土团会散开,此时土壤相对含水量约为70%)或者仪器测定法判定。供水方式采用滴灌,需水量可依据公式

V=rs×S×h×Q×(q-x)×η计算得出;其中V为灌水量,

Q为田间持水量,rs为土壤容重,η为灌溉效率,

S为灌溉面积,q为每次灌水要达到的土壤相对含

水量上限,x为每次灌水前土壤含水量下限,q和x

以田间相对含水量的百分比表示,h为计划湿润土

层的深度。根据当地种植情况,哈密瓜各生育时期

1.6.2施肥管理适宜施肥量按照当地种植哈密瓜

的目标产量、哈密瓜品种的需肥特点、当地土壤供肥能力及肥料利用率来确定。经试验研究,哈密瓜单株平均施肥量为氮12g、磷16~18g、钾16g,按每m2种植株计算,每m2施氮、磷、钾肥折纯量分别为22.2kg、30.0~33.3kg、30.0kg。根据哈密瓜不同时期的需肥规律,前期和中期以氮、磷、钾平衡施肥为主,果实膨大期增加磷、钾肥供应,中后期注意镁肥和钙肥的施用,采收前10~30d(天)可以叶面喷施 钙补充钙肥,喷施浓度以0.1%~0.2%为宜(表1)。

2.7病虫害防治在伊洛瓦底江中游进行哈密瓜

生产需抓住关键时期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早发现早用药,以防病虫害蔓延后造成更大危害。对各类病虫害的防治需采用相应药物,喷施2~3次,药剂可以交替使用,以免病原菌和害虫产生抗药性。育苗期间注意基质及种子的灭菌消*,防治猝倒病和立枯病可用68%精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淋灌苗床,每平方米用药液1kg。出齐苗后降低苗床湿度,每隔7~10d(天)喷施1次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倍液+68%精甲霜灵·锰锌水分散粒剂倍液,或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1倍液。伸蔓期、开花结果期的病害主要有细菌性角斑病(细菌性叶斑病)、霜霉病、疫霉病、蔓枯病,虫害主要有蚜虫、小菜蛾、蓟马。细菌性角斑病可用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0倍液喷雾防治;霜霉病、疫霉病可用60%氟吗啉·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倍液喷雾。

防治;蔓枯病可用45%咪鲜胺水乳剂0~1倍液,或25%嘧菌酯水分散粒剂0~1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可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0~00倍液,或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0~00倍液喷雾防治;小菜蛾可用5%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倍液喷雾防治;蓟马可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0~0倍液,或2.5%多杀霉素悬浮剂0~1倍液喷雾防治。在甜瓜抽蔓期至结果期,根据植株生长状况和天气情况重点防控甜瓜霜霉病、蔓枯病、蚜虫、蓟马。除常用的喷雾防治措施外,在抽蔓期、留瓜节位开花期、留瓜后20d(天)这3个时期,可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倍液,或90乙磷铝

可湿性粉剂1倍液,或25%嘧菌酯水分散粒剂倍液,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倍液等防治霜霉病、蔓枯病、蚜虫、蓟马,采取水肥药三位一体的方式滴灌植株根部。

整个生长期注意预防蔓枯病。保持茎基部周围干燥,整枝、疏果等农事操作一定要在晴天太阳出来后进行,且伤口尽可能小。在蔓枯病刚开始发病时可用25%嘧菌酯悬浮剂+30%噻森铜悬浮剂50~倍液涂抹病部伤口。

2.8适时采收西州密25号哈密瓜开花后55d,成熟果实椭圆形,平均单果质量2.0kg左右,果皮浅麻绿色,网纹细密,果肉橘红,肉厚3.1~4.8cm,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达14%以上,果实成熟后应及时采收运销到中国市场。采收时从果柄两侧分别留长5cm的子蔓切断,剪下的果柄与子蔓呈“T”字形。将收获的哈密瓜根据果实大小分为两级,单瓜质量1.5kg以上的为一级果,单瓜质量1.2~1.5kg的为二级果。采用规格为40cm×30cm×14.6cm的纸箱包装,每箱质量8~10kg

笔者经过3a(年)在缅甸开展甜瓜产业技术指导,总结出以下经验和建议:一是加强中缅甜瓜产业技术合作,为缅方提供更专业的生产技术和人才;二是针对缅甸甜瓜生产季出现的降雨、露水和雾容易发生蔓枯病、霜霉病的不利影响,选择相对干燥的地域及适应性强的甜瓜品种,并采用大棚等设施进行甜瓜生产;三是霜霉病、蔓枯病、蓟马是缅甸甜瓜危害最严重的病虫害,要重点防控,在最适宜的季节安排甜瓜生产;四是采用本项栽培技术中的关键措施,如水肥药三位一体化管理,配方施肥,主蔓第8~10节位留子蔓结瓜、第20节摘心等,以增强甜瓜植株长势,控制病害发生,保证甜瓜成熟采收时叶绿枝茂,植株没有早衰现象,产品达到优质商品瓜的标准,实现高产优质。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shopping28.com/afhhy/4026.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24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