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靳立山巩树龙近年来,东平农商银行坚守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的经营宗旨,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持续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力度。截至8月末,全行实体贷款余额78.30亿元,其中涉农贷款达58.48亿元,占比74.69%。优化服务模式,为农副产品生产拓“路子”东平迅发有机蔬菜专业合作社成立已有10年,在东平农商银行信贷支持下,合作社从原来的小规模种植逐步发展成涵盖有机蔬菜、水果种植、收购和销售业务等立体化种植的模式。在扩大规模的同时,资金短缺成了阻碍其发展的最大难题。正当合作社负责人一筹莫展之际,东平农商银行“移动金融服务队”在驻村办公中了解到情况后,主动上门走访,为其提供了万元贷款,及时解决了资金不足问题。如今,合作社已经逐步发展壮大,新增设了多项蔬菜及水果大棚,年营业额余万元,合作社的致富路越走越宽。近年来,东平农商银行创新推出全领域帮扶模式,在早春,推行“春耕备播”授信帮扶解农忧。每年初,乡村的田间地头总有东平农商银行客户经理“送贷上门”的身影,提前摸清客户需求及农业生产的最新情况,科学制定信贷投放计划,向种植大户、特色产业基地、农业生产合作社倾斜配置资源;落实客户经理“驻村办公”制度,根据资金需求情况,主动上门提供对接服务,目前,共开展驻点办公余次。在盛夏,通过大力开展“整村授信”惠民工程稳农心。春种后,基层客户经理开展限时上门走访,对从事夏粮生产、收购、加工、运输、销售和夏播的农户和企业进行拉网式调查,对信用度好、资信度高的农户适当放宽授信额度和服务范围,以最快的速度把资金发放到客户手中。在秋收,组织“金融夜校”和“金融宣讲会”普及助农金融*解农愁。根据秋收时间紧、季节性强、资金投放集中的特点,对有资金需求的农资、农机经销商,开辟信贷“绿色通道”,坚持“当天受理、当天提交”,尽力缩短流程审批时间,满足当地各类秋粮生产经营主体的资金需求。完善特色产品,让农民投资增收有“信心”东平县梯门镇东瓦庄村果蔬康现代农业产业园,主要种植哈密瓜、葡萄、螺丝椒等果蔬产品,辐射带动大屯村、山头村、苏庄村等周边村庄,形成东瓦庄特色农业片区,规模达余亩,先后被命名为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泰安市重点龙头企业、泰安市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今年以来,产业园规模发展迅速,资金紧张却成了产业园“卡脖子”的问题。东平农商银行了解到了这一情况,主动上门对接提供“富民大棚贷”产品,短短2天内就将万元贷款送到了企业。“金瓜银瓜不如咱这的甜瓜”,越来越多的外地瓜果客商被吸引前来,销路越来越广,目前,每个大棚平均年收益达3万元,同时,周边农户通过承包大棚、园区打工两种方式增加了收入,使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一幅农业兴、农民富、农村美的壮美画卷正在徐徐展开。东平农商银行聚焦农业多样化金融需求,持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点状突破,加强信贷供给。创新“富民大棚贷”“乡村振兴巾帼贷”等产品,精准滴灌农业生产,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乡村振兴项目贷款投放力度,保障资金需求。截至目前,累计发放“富民大棚贷”万元,“乡村振兴巾帼贷”万元。链条延伸,培育整村产业。通过开通绿色办贷渠道、精简申贷资料等提升客户办贷体验;通过降利率、升额度、免担保等措施降低客户融资成本;持续下沉服务重心,全行建立个网格,进村入户为有贷款意向的农户提供考察、建档、受理服务。面状辐射,滴灌农业沃土。依靠“支行行长+客户经理+农金员”模式的支农服务体系,定期组织召开金融驿站*策宣讲会、融资对接会、服务交流会等主题活动,开展专项银企对接活动,有针对性地对农业种植大户、乡镇设施农业带头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信贷支持。今年以来,累计发放涉农贷款21.2亿元。围绕特色发力,让资源禀赋发展有“格局”东平农商银行积极立足本地乡村资源禀赋特点,创新金融服务,做精做深做强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充分融入“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助力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根据国家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关于国家级制种大县和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认定的公示》,东平县被认定为国家级制种大县。东平农商银行紧紧围绕支持特色制种产业发展,持续加大资金投放力度,提升服务质效,全力保障市场供应,近2年累计发放支持特色种业相关贷款5.4亿元。营销走访做“加法”,精准直达市场主体。主动对接县农业农村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获取辖内种业企业及相关项目客户清单,提供融资服务方案,对符合条件的客户优先开展“无感授信、有感反馈”,及时满足客户肥料采购、农机基础设施升级等资金需求,确保信贷资金精准直达市场主体,累计授信户、万元。降费让利做“减法”,降低客户经营成本。大力推广支农支小再贷款*策及普惠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