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你为什么总是“限定食品”撩?
最近,“奥利奥小粉饼”上线,奥利奥第1次变粉了!还和话题 Supreme合作跨界了一把,这款奥利奥只能在Supreme实体店买到,一包中仅有三块饼干,市面售价8美元。现在这款联名奥利奥在美国线上拍卖网站eBay上 已经被暴炒到了8万美金。
什么是“限定款”食品?
近年来,消费者们对“限定”的概念并不陌生,时间还没到就有人催着出新品。
在日本的食品货架上,食品外包装经常标着“期间限定”四个小字,带着“一期一会”的小意趣,让人忍不住掏空钱包。这种营销理念近年与跨界、联名等方式一起搭配使用更是为品牌加分不少。
无所不限定玩转限定
1、“一期一会”期间限定
人们一直对季节更迭中食材的变化有很强的感知力,期间限定中最常见的就是季节限定。
春季樱花烂漫,日本有一个民间谚语“樱花7日”,花期短暂。
从年开始,日本可口可乐公司每年都会在春季推出限量版樱花瓶,这款可口可乐就火出日本,在国内电商平台,甚至卖出了相比普通可乐的4~5倍溢价,还有人卖起了可乐空瓶。
夏季,则是椰子、菠萝、芒果等水果元素刷屏,毕竟夏季是水果的天下。
秋季,自然就想到栗子、地瓜等温暖的当季食材。比如森永旗下巧克力棒品牌小枝就在年推出栗子限定口味;满满秋天的香甜风味,非常有满足感。
冬季,是草莓味的,年,日本可口可乐公司推出有史以来 款草莓味可口可乐,旨在吸引不习惯原版可乐的年轻女性。
日本的季节限定之多,每个季节都能给消费者安排得满满当当的,根本不用纠结吃什么口味好。卡乐比甚至推出了四季薯片系列,仅使用当季收获的新土豆。
2、地区限定
在中国,螺蛳粉要吃柳州产的、蟹是阳澄湖的好。日本人也不例外,抹茶要宇治的、哈密瓜得是北海道的。
日本地形狭长,各地风土相差很多,限定使用当地食材的产品不少,因此日本各处都可以看到“御当地”、“当地限定”等强调只有在此处才能买到的商品,尤其食品最多,有当地限定的饼干、糖果、拉面等。其他还有手机吊饰、钥匙圈等,甚至许多品牌商品、小玩具等都搞当地限定。
3、选我限定
年,LAWSON与GODIVA联手,在圣诞节前夕一次推出5款奢华巧克力甜品。此外,罗森还有针对小学生以下人群的限定活动,收集5个盖章,将获得1个免费的LawsonSelect糖果。
7-11与卡乐比合作,推出了只能在7-11才能买到的万圣节版怪物披萨口味薯条。
为什么限定食品吃起来更“香”?
首先,限定食品通常会使用平时难得的口味,这些口味只有在当季品尝才能激起情感共鸣。
此外,限定食品还利用了日本人“一期一会”的心境。这个词有着“难得一面,应当珍惜”的寓意。限定食品强调了食品只有在当时或当地才能买到,错过便很难再有。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限定食品正是强调了稀有价值,利用人们对买到不容易获得的东西的优越感和珍惜心理。
其实,人在感知味道的时候,不仅会受到味道本身的影响,还会被眼睛、耳朵等感官信息影响,所以限定食品吃起来会更“香”。
很多限定食品还具备收藏价值。收集来源于人类原始本能,会让人产生满足感。格力高就非常擅于运用这一点,限定零食数不胜数,还在年推出“PockyTHEGIFT”限量版系列,专用于送礼或收藏。
日本每年推出数以万计的限量产品,要胜出必然要有点手段。
起初,限定的概念就是来源于稀缺,日本四季分明,导致日本人对于时间和食物的有限性非常敏感,日本是讲究工匠精神的,不管生意有多好,很多食品至今仍坚持用手工制作,比如共乐堂的“麝香葡萄冻”因葡萄的大小不同,需要包裹的外层白色物质“求肥”量也不同,为了保证每一颗的口感,只能坚持手工制作。本身具有稀缺性。
限定之所以吸引人,主要是因为强调稀少价值,消费者觉得入手困难,结果不大会考虑商品品质或价格,就无法克制地买了。不过许多商品一开始号称是限定,其实大量生产,或只是换个包装,内容一样,也会号称限定,多少被认为是藉限定商法的欺骗。
其实,现在很多限定零食已经不存在食材和工艺的稀缺了,“限定”相当于给零食镀了层金,利用“稀缺效应”提高议价能力。消费者讨论、抢购的过程,能刺激人们争夺本能,增强了产品的吸引力,同时具有传播性,帮助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刷存在感,强化品牌认知、建立与消费者的情感联结。
所以,限定食品其实也是一种产品策略。品牌通过测试市场,获得消费者反馈,从而决定能否把限定产品“转正”。比如作为60周年纪念限量版发布的“MaltaiRamen”,现已作为标准产品出售。
但有些限定商品不过是稍微降价或有点优惠而已,也都说是限定,像是有些地点不好的餐厅,为了吸引人注意,就用“牛排商业午餐50元,限定10份”之类口号来吸引消费者;网络或是电视常用的限定手法是“今天内订购,只要元!”等等。
虽然欧美等国也常有“限定版”,通常是因为手工师傅制作的经典皮件、钟表费时,只好限定件数。不过日本几乎无所不限定,而且大都是新推出的产品在搞限定,可见日本人是非常喜欢新鲜有点花样的,如果没限定,就反而显得稀松平常。限定时间外,最近流行的还有“店铺”限定,有的商品是在本店才买的到,但有的商品就要到特定的分店才有。
此外,许多限定商品如新年的福袋等多少有点优待,因此才会每年都还有人彻夜排队抢购。现在“福袋”或“限定商品”的概念在其他地方也很流行,看来喜欢“限定商品”的习性也会传染!
百草味“年的味道”经典系列中推出定制款“属你旺”坚果大礼包,外观设计为头戴红帽的小萌鼠,双手拿着元宝和福贴,取“鼠”的谐音,将一年的旺气带到身边。
限定商品其实也是“饥饿营销”的一种,不管人们多反感“饥饿营销”,但它真的管用,而且几乎任何领域都管用。比如《集合啦!动物森友会》限定版定价日元(含税)约元人民币,因物流、缺货等原因现在已经涨到了+。
企业应该学会优雅“追热点”,发掘消费者需求,创造新的玩法。
此外,应该形成重复传播的意识,加强创新的可持续性。
比如日本可口可乐樱花瓶、Pocky的限定口味,已经把限定当做固有的营销活动,每年都会进行。
比如星巴克的圣诞杯,也是每年都在做。
在这一点上,喜茶限定款醉醉系列、限定青团,农夫山泉每年推出限量款生肖瓶,也是在限定食品中刷了一波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