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丹韩萌姚瑶)为了方便消费者省去清洗、切割的麻烦,“鲜切水果”开始流行。但鲜切的水果会不会受到细菌污染?卫生环境如何保障?会不会有商家以次充好?外卖配送环节如果达不到冷藏标准会不会导致细菌滋生?为此,青岛市市北区市场监管局对鲜切水果从储存、店内卫生以及用具卫生、配送运输等做了详细分析,并进行了食品抽检工作。5月12日,市北区市场监管人员同检测机构工作人员一起先是网上预订外卖鲜切西瓜,哈密瓜和鲜果制品水果捞进行抽样封存,全程视频记录。而后前往位于吴兴路一家百果园水果店现场购买鲜切西瓜,鲜切哈密瓜进行抽样封存。目的检测现场鲜切水果是否存在细菌,同时外卖到达的鲜切水果是否有菌的增长。检测机构的微生物研究专家表示:水果腐烂以及去皮鲜切都会给微生物的侵染提供有利的条件。微生物包含细菌、真菌、和病菌和小型的原生生物,微生物的污染和繁殖是导致鲜切水果质量下降的主要因素,如果从鲜切的源头比如原料腐烂,切割工具不卫生都有可能导致有害微生物的产生,如果继续长时间得不到合理储存会加大细菌繁殖速度,有可能对人体有害。在水果店里发现一些已经切割好没有卖掉的水果,据水果店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是专业做水果鲜切的,水果消耗的比较快,切剩下的水果也不会储存超过4个小时,更不会隔天售卖。但是记者在现场发现,冷藏柜里的水果并没有标识切割的具体时间,只能到付款机上费力查找,工作人员所说的4小时后水果不再售卖很难实现,并没有规范流程并落地实施。现场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表示:鲜切水果虽是新的业态,但也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进行监管,水果在储存、加工、配送环节是否能有微生物产生,是否对人体有害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