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概说
芒种,雨量充沛,播种谷物。年交节时间:农历四月十九卯时,公历6月6日06:18。
《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大麦、小麦已成熟,开始播种谷物(水稻)。芒种分三候,每侯五天:一侯螳螂生(小螳螂出世),二侯鵙始鸣(伯劳鸟啼鸣),三候反舌无声(反舌鸟停叫)。
芒种到小暑期间,午月火旺土燥,月建姤卦;阴阳交合,万物茂盛,抓住时机,全力以赴。
高温天气盛行,西部高原有“冰雹”;华南“龙舟水”与江南“梅雨”如期而至。晚睡早起,吃苦饮酸,清热解暑,警惕新冠。另有迎花神、煮青梅、安苗、打泥巴仗等民俗。
养生保健
芒种天气闷热,降水量增加,空气湿度大,警惕新冠二阳,预防流感。
1、睡子午觉,适量运动
芒种之后,阳气渐旺,阴气下沉。子时(23:00~1:00)入睡养阴,肝经循行;午时(11:00~13:00)小憩蓄阳,心经畅通。早晚运动,保证饮水量。
2、吃苦饮酸,清热解暑
雨量增加,闷热潮湿,食欲下降,容易疲倦。做个“吃瓜群众”(冬瓜、西瓜、哈密瓜等),“吃点苦”(苦瓜、生菜),少荤多素,少吃冷饮食品。
3、警惕新冠,预防流感
钟南山在大湾区科学论坛上预测,6月将爆发新冠感染高峰,警惕“二阳”。此外,蚊虫孳生,注意饮食卫生,预防流感、急性肠胃炎及传染病。
民间习俗
芒种节气,收割麦类,播种谷物;流传送花神、煮青梅、安苗、打泥巴仗等习俗。
1、送花神
南朝崔灵恩《三礼义宗》记载,百花凋残,举行“祭饯花神之会”,希望来年“花朝节”(农历二月)再相会。如《红楼梦》所写:“绣带飘飘,花枝招展。”
2、煮青梅
青梅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纤维素,采摘煮酒,或晾干泡酒(*酒或米酒),健胃消食、改善亚健康。亦可小聚,来一次《三国演义》中的“青梅煮酒论英雄”。
3、安苗
《周礼》:“泽草所生,种之芒种。”泽草丛生地,可种庄稼。皖南地区种完水稻,用新麦面粉捏成牲畜、瓜果状,涂染颜色后安苗祭祀,祈愿风调雨顺。
4、打泥巴仗
贵州东南部,侗族新婚夫妇约上各自好友,一边插秧一边互扔泥巴。身上泥巴越多,越是平安吉祥;河边打水仗,清洗干净。后来,男女老少皆可上“战场”。
诗词推荐
《约客》
〔宋〕赵师秀
*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如此江山·饯花词》
〔清〕袁绶
流光捻指逢芒种,药栏吹尽红雨。
剪彩纫幡,裁绡帖辇,
待饯花神归去。千丝万缕。
拟绕向花梢,可能留住。
灯火连宵,绣窗忙煞小儿女。
芳春红紫竞艳,记飞觞醉月,
生恐辜负。燕惜泥香,
蝶怜粉褪,换了清和时序。
深情几许。听唱到阳关,更添离绪。
酹酒风前,隔林啼杜宇。
#芒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