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过节胖三斤,我猜这份过年吃喝指南

中科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9728824

大家好呀(*^▽^*),今天值班的是囤囤囤的咩咩~

快过年了,也到了一年一度买年货的时候。对于老家和工作地横跨了大半个中国版图的我来说,每年买年货都是一件“令人头秃”的事情。

从杭州买了带回去,又要坐火车又要转公交的,麻烦;回老家买吧,放假时间就那么几天,回去家里都准备得差不多了。

思来想去,还是果断把目光投向了手机app。毕竟直接快递到家,靠谱。(写到这为什么有种打广告的感觉,我真没有啊!)

最主要的是,网购选择范围真的要丰富得多。

天南地北的年货,都可以纳入囊中,有种“坐拥千里江山”的快乐。不过网购内容丰富,但也令人眼花缭乱。所以哇,春节前出一篇“年货测评”也算是刚需了。

这次的年货测评,我大致分了三类。一类是过年必备的“硬通货”,腊肉、香肠、火腿……;一类是各种“干货”,蜜饯、坚果;一类是各种糕点。

为了避免打广告的嫌疑,文中提到的产品,大家在淘宝/京东都能搜到,我就不放具体店家或者链接啦。最后会给大家一个list并附上价格参考的~

无肉不欢

腊肉、腊肠绝对是每年的“年味担当”,每到集市上开始挂上腊肉腊肠,就知道快要过年了。

虽然这款年货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风味。但论知名度,川味、广味是要排前面的。

川味腊肠融合了四川麻辣的特色,加入花椒、辣椒,但可能是经过腌制的关系,吃起来即使不能吃辣如我,也觉得可以接受。

但我个人更偏爱广味腊肠,小时候桌上有这道菜,我饭都能多炫一碗。

广味腊肠甜滋滋的味道,对小朋友来说,那就是加了buff的美味,而且有的腊肠还会带丢丢酒的清香。虽不擅喝酒,但这一口美味真的欲罢不能。

不过这次人在江浙嘛,我特地选了一款绍兴安昌腊肠。

作为曾经在《舌尖上的中国》出镜的选手,这款腊肠最大的特色是有当地非遗手作酱油的“加持”。属于“好酱酿好肉”,互相成就了。

腊肠刚打开就能闻到很浓郁的酱香味,而且不是那种“齁咸”的,而是一种闻起来让人觉得“清香”的味道。细嗅能闻到一丝甜味,有点“带酱香味的广式腊肠”的感觉。

当地的推荐做法是配上鸡蛋一起蒸,我如法炮制了一下,两个字,好吃!

夹起来能闻到鸡蛋的香味,入口之后蛋香混合了肉质的香味,加上鸡蛋综合了腊肠的咸味,吃起来咸淡适中。

蒸煮过程中水分也融入到腊肠中,口感吃起来更加饱满,非常赞!

为了尝试腊肠的本味,我还单独油煎了几块,入口就比较咸了,吃起来会有淡淡的酒味,酱香味和甜味也比较明显,口感更香脆一些。不过确实是蒸鸡蛋更好吃!

最近哈尔滨不是天天在热搜霸榜嘛。虽然人去不了哈尔滨,但哈尔滨的美食我可不会错过。

要说能和年货“碰个瓷”的,肯定是哈尔滨红肠。比较出名的牌子有哈尔滨肉联和秋林,我选了秋林红肠。

秋林红肠是可以开袋即食的,打开第一个窜入鼻子的味道是烟熏味,然后肉香才慢慢释放出来。

由于个人习惯,我没有直接吃,选择蒸和煎两种方式来尝试。

先说油煎的,煎的时候香味直接毫无保留地释放出来,非常馋人。

煎好后,烟熏味特别浓郁,入口之后肉香味和烟熏味混合在一起,口感则是脆皮+软糯混合,吃起来很过瘾。

不过咸味有点重,配上主食会更赞。

如果喜欢柔和一点的,可以选择蒸。

蒸过的红肠吃起来口感会带点午餐肉的粉感,入口烟熏味也变淡了,接受度会更高。

我后来还尝试用这个红肠配上玉米胡萝卜做了焖饭,讲真,秒变适合打工人的快手餐!

腊肉的话,我选的也是不常吃的恩施土家腊肉。

开袋是能闻到烟熏味的,我选了比较简单的做法,青椒炒腊肉。

切的时候就能感觉腊肉的层次感很好,肥瘦兼有,而且是一层层交错出场的。

下油锅炒的时候,腊肉香气是直窜出来的,相当给力。

出锅之后,肥肉部分吃起来是带点软糯感的,瘦肉部分则能明显尝到肉香味,我一直觉得腌制后还能吃出肉质本来香味的肉,是非常靠谱的。

个人觉得下饭是最好的打开方式,有了米饭的衬托,肉香味会更加突出。

除了腊味,过年常囤的年货还得算上火腿。

我老家那边常吃的是宣威火腿,过年切上几片,和饵块或者乳饼一起炖。火腿的香味融入到素菜里面,火腿的咸味也被中和掉,吃起来肉香混合了饵块的甜/乳饼的奶香,是想起来都会忍不住咽口水的好吃。

除了宣威火腿,云南的诺邓火腿、浙江的金华火腿也都很有名。

做法嘛,我之前在大理的时候发现他们更喜欢用火腿炖汤,江浙的腌笃鲜就更不用说了,春季限定美味啊。

除了传统的火腿产地,这些年国外的火腿也很受欢迎,还将生吃火腿这个概念传播开来。我这次也尝试了一款西班牙伊比利亚火腿。

刚打开就能闻到浓郁的火腿香气,稍微停留一会儿,还能闻到淡淡的奶香味。

夹起一片来,不得不感慨一下,刀工果然很好,切得很薄,是一种近乎透明的质感。

直接入口的话,刚入口是一种绵软的口感,嚼几下之后才会感受到肉质的韧劲。吃起来火腿咸香味很足,奶香味也还是在的。

不过,生吃火腿嘛,水果肯定是不能少的。我选了哈密瓜,我一直觉得这俩是黄金搭配。哈密瓜的甜味综合火腿咸味的同时,还能突出火腿的香气。蜜瓜本身的汁水也弥补了火腿口感有些“干涩”的不足,绝配。

除了腊味、火腿,过年囤肉的话,潮汕牛肉丸也是不错的选择。

自从潮州朋友给我寄了一袋他们的本地牛肉丸,我真的变成了见人就安利的自来水。Q弹香脆,适配度还高,煮汤、油煎、打火锅,怎么做都好吃!!

必备“干货”

春节虽说“鸡鸭鱼肉”样样不能少,但总也要来点素的。蜜饯、坚果,属于春节年货里面绝不会出错的选择了。

果干里面,难以抗拒的一口甜,肯定得有柿饼的一席之地。

新鲜柿子上市的时候,那水灵灵甜滋滋的味道,真的是秋冬限定的美味。而晒好的柿饼,将这口美味的“保质期”又延长了。

撕开包装袋,柿子的香味就扑鼻而来,甚至让我闪过一个念头,“柿子这么香的吗?”。

等送入口中,软糯且饱满的口感真的大满足,而且香香甜甜的,完全不腻,又是反复爱上柿子的一天。

平时葡萄干买得比较多,这次年货测评我选了土耳其杏干。

配料表非常干净,只有杏干,但我觉得还能加上两个字,阳光。

乍一入口,有放大版葡萄干的感觉,外层是一种沙沙的质感,内里则是带点脆弹感的。

味道的话,刚开始吃觉得有点淡,细嚼杏子的香味和清甜就会释放出来。但整个味道是偏清爽的,可以说是香而不腻。

我还选了一款这几年流行起来的苹果干。

苹果作为一种最为常见的水果,其实是不太会想到用晒干的方式去保存的。但是做成苹果干之后,会有种刷新了对苹果的认知,是一种在尝试“新鲜事物”的感觉。

打开能闻到苹果的清香,还挺浓郁。

但这款和我之前吃过脆脆的苹果干不同,捏起来能感觉有点软软的,整体也切得比较厚。

口感是比较厚实的,最外层的带点弹性,里面保留了水分,还有一点儿水果的质感。味道方面,可能因为晒干了甜味会更加突出,让我产生了一种,“这味道是苹果吗?”的疑问。是值得尝试的体验。

除了果干,每年必不可少的年货肯定是坚果了。

我个人喜欢给家里买的是kirkland的混合坚果,1.13kg每桶的大容量,里面腰果、杏仁、开心果等都有。而且原味款能吃到坚果本身的香甜,是我无限回购的年货了。

不过今年夏天去东北采编的时候,让我发现了东北榛子的美味。因此也入手了一袋榛子。

这款榛子是加工过的,打开能闻到坚果炒制之后的香气,和炒瓜子之类的香气其实是很像的。

但剥开入口之后,榛子自带的特殊香气就会在口中释放出来。这点香气立马让这款榛子和各种坚果区分开来。

而且榛子的颗粒比较大,吃起来会很有满足感。如果吃腻了瓜子,推荐换个榛子试试。

来点糕点吧

过年嘛,各类点心肯定是少不了的。

虽然选个稻香村、知味观之类的礼盒的确省事儿的,但每年翻来覆去都差不多的,也有点腻了。

今年我反而相中了一款非遗手作,胶州花饽饽。

除了传统的猪头、兔子、葫芦等造型,还有现在超火的醒狮。作为一个“颜控”,真的完全无法抗拒。

虽然我觉得买回去十有八九舍不得下口,但绝对是能收获一片惊叹的年货好物。

至于入口的,我倒是选择了比较朴实无华的元朗蛋卷王。

这是广东朋友推荐的他们过年必备美食,这喜庆的盒子,倒是一看就很有年味。

蛋卷快递到了之后,打开根根齐整,我还感慨了一下,保护得挺好。

之后拿出来才发现,是因为蛋卷裹得特别实在,拿一根在手上,是能感受到一定的“分量”的。

还未入口就能闻到很浓郁的蛋香味,一口下去,我第一反应是,“咦,不甜”。

是一种纯纯的蛋香味,而且咬下去散开的瞬间,能感受到一层层的层次感。我转过横截面来,才发现,这蛋卷裹得很有水平啊!

因为卷得很厚实,一根下去就让我有饱腹感了。

吃到后面会有淡淡的香甜味,而且是恰到好处的甜,不会掩盖蛋香味,是想要给满分的。

最后再私心推荐一款我从小吃到大的“年味”,红糖年糕。

滇南地区因为种甘蔗,所以产出非常香纯的红糖。蒙自红糖年糕就是加入本地甘蔗红糖制作的,吃起来红糖香气特别浓郁。

而且因为是大米制作的,没有糯米那么黏,口感吃起来很柔软,属于老少皆宜的美味了。

“每逢过节胖三斤”,过年真的是一个放肆吃吃喝喝的时候。

我记得大学时候坐火车,听到旁边的大哥侃大山,过年嘛,回去吃到那碗饺子,就足够了。作为南方人的我,当时是不理解的。

现在慢慢能体会了,饺子、腊肉、年菜……“年味”嘛,其实就藏在用心准备的各种美食之中。

如果文中提到的年货大家觉得还太少的话,可以参考我们写过的网购大合集花了几万块才敢出的买买买推荐!

以及,欢迎大家留言推荐自己家乡的“必备年味”啊!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shopping28.com/afhzp/9035.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24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