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阳始终是公平的,它以灼热逼迫大地时,也送来了甜蜜的瓜果!
只不过生在城市的人对季节的感知仿佛有些迟钝,可能是因为超市的橱窗里永远摆着琳琅满目的水果,只有捧着奶茶走在街上和卖着一些不常见的果摊相遇时,才会忽然想起:“哦,这个季节应该是**熟了!”
追溯到记忆的深处,有关瓜果的记忆总是带着欣喜。在奶奶居住的老家里,家家户户都会种水果,说最喜欢夏天,其实是馋树上的果子。
当知了开始鸣叫,蜻蜓出现在视野之中后,果子在光合作用之下由青变熟,山野间被点缀上烂漫的色彩。伴随着热风穿过林梢,出来阵阵的香气。
无论是紫色的桑葚、鲜红的野草莓和樱桃、粉红粉红的桃子、青中带紫的李子、*灿灿的杏子和香橘……还有那些现在已经叫不出名字的瓜果,都一点一点地编织进了我对夏天水果的甜蜜记忆里。
现在虽很久有过那种心情,只不过开在山野的瓜果,可能是以另一种方式来到了城市。
就叫他无名大叔吧,经过那条路的时候没有开路灯,所以那条街显得黑黢黢的。余岗菜市场已经关了门,只有对面街上还有两个摆着桃子卖的小贩。
大叔话很多人也开朗,但是害怕被城管知道了所以坚决不告诉我们他的名字。
大叔说他家的桃子是*龙的,见我疑惑,他解释说*龙是全国有名的“冬桃之乡”,当地也以种植桃子为主。
*龙的桃个头贼大,而且形状规整圆润,那顺着桃身蔓延的粉红果皮下,储藏了整个夏天的甜分。
只凑近鼻尖,便能闻到果肉馥郁的芳香气味,入口咀嚼之后,浓厚的鲜甜伴着清脆的果肉,咽下后瞬间能慰藉全身的疲倦,这是独属于夏日的甜蜜馈赠。
但是大叔的生意却并不好,桃子两块五一斤,一天却卖不了多少,有的时候能挣几十块钱,有时候只能把整车桃子扔掉……
就在我感慨大叔生活时,他却说:“那些在*龙卖桃子的人更可怜哟,今年下雨桃子没地方卖,就只有烂到地里哦……”说完又摆摆头!
离开的时候,大叔喊了一句“桃子大放价了,两块五一斤,甜得很呐……”不知为何,让我想起了无数个走街串巷叫卖水果的小贩。
听到叫卖声后,也许有人来买,也许没有……
在万达后面的汉江路上,扎根着王寨和*家两个主要的社区。在离它们不远处的一个拆迁区旁边,经常可以看到信大婶一家在这里卖水果。
水果摊是女婿的营生,他说自己不想守着上班挣得几千块钱工资,开了水果摊不仅自由,而且还可以搏一搏。
其间的差异,倒也不过是换上一种方式生活着,承受着不同的压力,为自己的生活奔波。
最近因为疫情的原因,信大婶不能在附近的水果市场购买水果,就会去宜昌那边进水果来卖。
宜昌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温润气候,夏季不仅光照充足,而且雨水充沛。山区、丘陵,以及多样的地形不仅适合水果生长,而且品类也及其多样。
而最出名的当属是脆梨和夏橙,八月上旬,可以吃到橘子。橘肉清脆,咬开果肉之后汁水丰富,芳香气在口中四溢。润润的,正好是初秋的微凉感。
信大婶说自己会从宜昌那边去进水果,所以那份清爽和鲜甜便有机会和每个襄阳人相遇。
在信大婶的摊上,还摆着其它的水果,苹果、冬枣、西瓜、哈密瓜……在那里静静地等着来买走它的客人。
而守在川流不息的马路边,信大婶和她的女婿也在等待着三三两两的客人,到深夜,到凌晨,这样的日子一晃就是七八年。
热闹的风华路从来不缺人流量,即使是夜晚,明亮的路灯和大大小小的摊贩让这里的喧闹声甚至能盖过白天。
所以说陈大叔也是看中这里的人流量,选择每年的夏天来这里卖莲蓬,而且固定在下午六点钟左右来摆摊。
根据大小,小一点儿的十块钱四个,大一点儿的卖三个。如果拿二十块钱就可以多送几个,因此陈大叔的生意是所有水果摊中生意 的。
莲蓬这个东西,对于它味道的记忆还是停留在很远之前了,每当夏天来临的时候,便知道是荷花开放,莲蓬成熟的季节。
因为不常见了,所以也没有特意地去寻找来吃。但是一靠近盛着莲蓬的车,清香扑面而来,像是荷花深处的清凉拂满全身,沁人心脾。
陈大叔教了我吃莲蓬的方法,用齿尖抵破莲蓬的腹部,咬开后将果肉顺进口中,果皮可以吐出来。
莲蓬的肉是非常嫩的,而且带着特有的香气,果肉清甜,好像也正如莲的品格一样清雅淡然,留给人的是回味和余韵。
陈大叔说他的莲蓬是洪湖的品种,但是却是在本地植育耕种的,自己是专门卖莲蓬的。只不过现在的年轻人都没有人在愿意做了,以后可能就更少见了。
当我问他生意是否好做的时候,他笑嘻嘻地说也有城管来赶,但是他们一来我就走,他们走了我再过来……说罢又有人来称他家的莲蓬。
夏天正是吃西瓜的时节,每当西瓜开始出现在人们视野的时候,也是夏天就要来临的时候。
那鲜红的果肉艳丽得就像是夏日的晚霞,切开之后从果肉中微微渗出的汁水,还有扑面而来的果香,是夏日 的馈赠。
王大叔的西瓜是喀什的瓜,瓜的个头大,品质好。而且凭借一口咬下去就可以流到嘴边的丰富汁水和甜份足够的果肉,别人的瓜卖一块,他家的能卖一块五。
这五毛的差距,包含了从襄阳到喀什的距离,包含了王大哥努力的汗水,也包含了王大哥在卖水果这么多年来摸索的生意之道。
//////
太阳始终是公平的,它喷射出灼热的烈焰的同时,却也馈赠人以瓜果。再以稍稍不同的方式进入进入城市之中。
那些守在水果摊背后的果农们,用一双双粗糙的手为城市带来惊喜的瓜果,甚至现在依稀记得在街上偶遇卖桑葚和那些说不出名字的果子时的欣喜。
只不过城市在不断发展,这些流动的摊贩好像已经变成了旧时代的产物。在更规范、更文明、更整洁的要求之下显得格格不入。
我们可能很久没有看到某个老奶奶提着一些不知名的果子在城市中叫卖,感慨着城市的夜晚不复从前般热闹。
她们也还是逐渐隐匿在角落中离开了我们的视线,远离了我们的记忆。甚至我在这个城市中兜兜转转地去寻,它们也极少出现在我的视线之内了。
现在的我们,可能只知道夏天来临,荷花会开,但是很少见到过它开了。
这个城市中有关于那些记忆,可能有一天会在报纸上,在电视上以一种怀旧,以一种复古的形式被人们感怀,被人们纪念。
但是却也说不定,她们有一天又会以新的方式和我们相见,带给我们满满的回忆和感动。
END
出品:湖北鲸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编辑:薯条酱摄影:大福君
本文由襄阳食记原创发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