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middot奋斗新时代

沙土地的哈密瓜种出幸福生活

伊州区的哈密瓜闻名全国,这些年随着种植技术和管理理念的不断提升,哈密瓜市场价值不断提升,变成了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金蛋蛋”,也见证了伊州区农民生活的变迁。

眼下正当农时,作为哈密瓜主产地的南湖乡,已进入定瓜、选瓜的阶段,哈密瓜长势喜人。红山村村民周忠新从事哈密瓜种植已有40个年头了。在这期间,哈密瓜从老品种到新品种的更新换代、价格从低到高的变化,令周忠新感慨颇多。

周忠新说:“我记得小时候记事起,南湖乡就在种哈密瓜,以前种种粮食和瓜,就是为了填饱肚子。从实施包产到户以后,慢慢地哈密瓜就走进市场,农民慢慢开始靠瓜增收,哈密瓜价格也慢慢地涨上来了。现在南湖一亩地哈密瓜能卖元到元。”

周忠新清楚地记得,当时种哈密瓜全是传统化种植模式,靠着人力种瓜,大水漫灌,而如今哈密瓜的种植已经走上了机械化、科技化的种植模式。随着南湖哈密瓜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哈密瓜的经济效益也越来越好了,南湖乡农民的生活也越来越红火。

周忠新说:“以前种瓜是图的瓜的数量,不注重瓜的品质,现在种瓜要瓜的质量和品质,以前种瓜一棵秧子接两到三个,现在我们一棵秧只留一个商品瓜,这样能提高瓜的品质和产量及商品率。这十来年,南湖哈密瓜价价格一年一年往上涨,品质越来越好,瓜的收入越来越高。靠卖哈密瓜的收入我在市区买了房子,给子女也买了房子,还买了车,南湖的瓜现在已经成了南湖农民的‘金疙瘩’。”

南湖村村民克然木·夏迪种了35亩地的哈密瓜。正值哈密瓜选瓜时节,他雇佣了10来名工人帮忙选瓜,节约时间成本,提升哈密瓜品质。

克然木·夏迪说:“以前我们两口子种十几亩地,耗时耗力,速度还慢。现在生活条件好了,钱也有了,慢慢也承包了一些地种,雇的几个人能把我们两口子干十天的活一天之内就干完。瓜的质量也好,瓜的产量也高了。今年每亩地订单价格是块到块钱,价比往年的都好。”

今年60岁的克然木·夏迪,对现在的生活是非常满意,不仅在南湖乡有一套安居富民房,还在市区买了楼房、买了小车。回想着自己亲身经历的这些美好生活的变化,克然木·夏迪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克然木·夏迪说:“年以前我们住的都是土坯房,年住进了安居富民房,生活越来越好了,房子里什么设施都有。现在哈密瓜种植也是越来越好,钱越挣越多,在市区还买了楼房和车,来回很方便。”

南湖乡属于小盆地地形,靠近罗布泊,属于沙土地,日照资源丰富。南湖哈密瓜采用天山雪水灌溉,独特的自然环境为种植哈密瓜提供了 的条件。今年2月13号,“南湖哈密瓜”通过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申请,有了自己的商品名。

为了保护南湖哈密瓜的品牌,保证农民的持续增收,南湖乡还计划利用南湖哈密瓜核心种植区的优势,不断在打造品牌、提升品质上下功夫,不断发挥哈密瓜产业的优势,推动哈密瓜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精品哈密瓜产业,为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南湖乡*委副书记、乡长马依然·马合木提说:“今年南湖乡获得地理标识后,“南湖哈密瓜”的品牌形象越来越突出,瓜的品质越来越有保障,商标使用受到更好的保护。南湖乡今后会继续努力,推进农业经济发展,保障农牧民瓜农增收致富。同时,不断延伸哈密瓜产业链,积极推广产品深加工,比如制作果酒、果酱、瓜汁等产品,增加产品种类,将资源优势化为经济优势,让哈密瓜更有产业价值。另外,通过精心设计“南湖哈密瓜”独特的商标和防伪标识,规范管理。通过不断发挥疆内疆外、线上线下广泛宣传,提升品牌知晓率。再通过网络、电商等多种方式扩大销售渠道,建立全新销售新模式。”

“五年一小变,十年一大变”,从20年前年人均收入不足元,到如今年人均收入超过元,南湖乡的发展,得益于把握住了市场需求,认清了自身优势,充分享受了国家推出的各项惠民*策。扎根这片沙土地,南湖乡农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伊州区广播电视台记者王清华倪晓晶

伊州零距离

欢迎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shopping28.com/afhpz/2628.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24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