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次在网上看到一篇由台湾 散文作家林清玄先生写的文章,他教育孩子的秘诀竟然是不要让孩子考 名,努力考7-17名就好,相信不少家长看到这儿都特别的不理解,小朋友考试当然考得越高名次越好,要是自己孩子能考到 名定是非常开心,更可以向亲朋戚友炫耀,而且, 名说明一定能够考个好学校啊!家长们先别急着反驳,看看文章内容,林清玄讲述的是自己的亲身经历:
我小时候读书差,考试经常不及格,不管怎么考就是考不到60分。有一年考试,我好不容易考试超过60分,我非常高兴,把试卷拿回家给我爸爸看,当时我爸爸正吃饭,他放下碗哈哈大笑,哥哥姐姐很奇怪,考这么烂还笑,这时爸爸说了一句话,影响了我的一生…
爸爸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找一个接班人,现在终于找到了!”
我一听,吓坏了!爸爸是农民,从父亲这辈再向上追溯三代都是农民,因为我不想做农民,所以后来就用功努力读书。
大学我考了三年,比我差半分的是世界强企业的老板
考大学的 年我没考上,第二年也没考上,第三年我终于考上了,大学录取分数是,我考.5,回到家我在红纸上写上“恭祝林清玄金榜题名”贴在大门上。
上了大学,我琢磨起谁是考分的幸运儿。一番调查后,我发现是张毅,他是“琉璃工房”公司的老板,他的公司是世界五百强企业。
我发现家长很在意成绩,都想让孩子考 名,其实,现在很多的世界精英都不是当年的前几名,他们在班级的排名大多是第7名到第17名。原因就是这些孩子人际关系更好,可以和 名做朋友,也可以和 一名做朋友,而且孩子压力小,生活更轻松,是创意 的。
说到这里我真感动啊,终于找到自己成功的原因了,小时候我们那班只有17个人。
如果小孩成绩不好,不要放弃
世界上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就像种植物一样,山坡地种竹笋、香蕉,沙地种西瓜和哈密瓜,烂泥巴地种土豆,不同的植物适合在不同土地生长,不是只有一个样子。
这个世界的悲哀就是把所有不一样集合在一个校园里,希望把这些孩子教育成一个样子,这是个大问题。就像把所有植物都种在同一种土壤里,他们怎么能好好的成长呢?孔夫子都说了要“因材施教”,为什么学校就是不花些时间来在培养孩子的天性上呢?
看到这里,相信家长都明白了吧!比起成绩,孩子更应该掌握的是这5种能力:
1.面对挫折的能力
锻炼这个能力,除了读书,还有劳动,担负责任,才有机会体验挫折。
2.爱的能力
做个实验,回家抱自己爱的人,60、70kg都抱得起来还转一圈,但改成抱60、70kg石头肯定不行。用饱满的爱面对亲人、朋友,才能更好面对人生。
3.认识生命的多元价值
台南有个高一学生,父亲是种凤梨的农民,还要鉴定凤梨的甜分,每个凤梨敲3下,几年下来,父亲敲凤梨的手指肿得很粗大。学生很心疼父亲,就发明了一个可以敲三下鉴定凤梨甜度的机器,这个机器 得到了英国发明奖的金奖。孩子不一定要成绩好,要看他对生命的理解。
4.有世界观,才能有包容的心
现在很多孩子去国外念书,家长说是为了培养孩子世界观,好想法。认识到世界的广大,才能认识到自己的渺小,才能弱化自己的痛苦,才能包容世界。
5.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孩子学习了解自己,之后还要学会表达,特别是内向封闭的孩子。有个男孩喜欢一个女生,想约她,结果靠近女生就紧张,脸通红地吓跑了。
这时候,记住五个字:“大家都是人”
那个不敢追女生的男孩可以默念“我们都是人”,
看见位高权重的人不敢说话也默念“我们都是人”。
这样克服内心紧张,我们才不会害怕去表达自己。
根据孩子的特点来教育孩子,就是唤醒孩子内心的种子。
这个世界上的孩子没有什么好孩子和坏孩子,好孩子是已唤醒内心种子的孩子,他们认识到了自我。坏孩子还没有唤醒种子,没认识到自我,还浑浑噩噩地活着。对于老是让孩子去考 名,唤醒孩子内心的那颗种子更加重要。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为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弘扬社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