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坚持写了30篇户外徒步游记之后,收到好多驴友让我写写武功山的徒步活动经历。其实前前后后上武功山都有六次了,每一次都不一样。因为季节不同,同行的人不同,天气不同,线路的起点与终点不同,所以每一次都有相当深刻记忆和完全不同的感受。现在就从那年秋天的那次徒步登山活动写起吧。
为了不影响日常工作,也免于向公司领导请假,从广州去武功山的徒步活动,通常都选择坐火车周五晚上出发,周一早上回公司上班。和往常一样,这次活动我们也是周六凌晨3点多到达萍乡火车站。再打的士过去,天亮时分抵到*苟冲,作短暂的休息和早餐之后,就沿左边机耕路出发上山了。
太阳很快出来了。不过由于我们就在高山脚下,阳光被山挡住了。能看到一束浅蓝色的强光从右边山坳射下来,颇有那种科幻大片的范儿。沿着较宽的机耕路前行,十月的阳光也不太热,照射在树上、草上、身上都有一种暖暖的感觉。跨过一条很宽的石头河,河床上全部都是大块的、圆滚滚的石头。河水还是有点冰凉。
逆着朝阳上山,山路变得越来越小,也越来越陡。小路两边基本都有较高大的树木,挡住了不少视线。所以也就只顾前行。走到近半山腰,开始有点渴了,拿出从广州带过去的哈密瓜。在这样的高山徒步中,同行的小伙伴看到还有哈密瓜吃,个个都欢呼雀跃。分成小块给大伙解渴,这也算是开始为自己减负吧。山腰间也偶尔看到一两棵小叶枫的红叶、*叶,说明时令已是深秋了。
再向上徒步爬了大约一个半小时,就到达了风车口的位置。也就是从这里开始,可以用心感受高山草甸在秋日里美丽壮观的景象了。武功山的山脊线,因为风大,且连续烧山的原因,几乎没有树木生长,就连灌木都很少见。满眼都是清一色的芒草(或叫芦苇?具体学名不确定),一大片连着一大片,连绵二十多公里。开得正旺的白色芦花,在秋日艳阳下显得更加的纯白美丽。
这次活动的伙伴中,绝大部分都是第一次来武功山的。看见如此盛景,自然是挪不开脚。Pose摆了又摆,照片拍了又拍,感觉要把这片芦苇花海搬回广州一般。因为这次出行,我带了单反相机,又特意带了反光板。在逆光下以芦苇花荡为背景,再用反光板给脸上补一下光,拍出来的照片确实比平时要漂亮许多。
继续在山脊的芦花海洋里穿行,山头一个接一个,但都并不太高。每一个山头都是一次峰回路转,每一次回头凝望,看到的都是不同的景象。只觉得自己词穷,一直感叹着“那画面太美!”要不是忍着相机快门省电,怕是第一天就要把电池用完了。中午随便选了一块草地,坐下来吃过午餐,又一路慢悠慢悠的向前走。
之所以选择武发作为落脚点,因为这样安排两天的行程与徒步强度相当,路程也差不多。而且这里也是欣赏日出的最佳地点之一。
第二天凌晨四点半,就开始听到隔壁房间的驴友在说话,心想大家都是起来等日出了。我们也打着手电筒跟着爬起来。走到客栈旁边的山头上,占据有利的地形。准备迎接上山之后的第一抹朝阳。
天上其实还有稀稀拉拉的颗星星在闪烁。灰蓝的夜空,慢慢地从东边开始变白,再由白慢慢变*、由*变橙,由橙变红。一道红光从天际边出来。而此时天空正上方还带有夜空的蓝色。底下是白茫茫的一片,那是云海。所以整个画面就变得绚丽多彩起来。
太阳慢慢的从远方稀薄的云层里探出个头来,红彤彤的,虽然很亮却一点也不刺眼,十分可爱的样子。随着太阳慢慢升高,光线越来越强。整个草甸就在这个朝霞阳光照射下,仿佛都抹上了一层金光。同时人的脸上也布满了金色,与那灿烂的笑容融合在一起。而此时的西边,雾还没有散去,在朝霞的光辉之下呈现出浅紫红到粉红的梦幻彩云。
在客栈里吃过早餐,七点钟就收拾好行囊继续前行。武功山顶的路况,其实还是不错的。只要不是连续阴雨的泥泞天气,路面还是比较好走。大部分都是泥路,用力踩上去都有一点点软软的回弹力。
很快就到达了传说中的绝望坡的底部。也不知道这是谁给取的名字,很多驴友听到这个名字,心里多少都会有点发怵。还没有开始走心里就有种绝望的感觉么?的确,绝望坡绝对高差约米,路比较陡,很窄,且两边几乎是悬崖。如果是雾天,两边只有白茫茫的啥也看不到,就怕一脚踩空掉下去。如果是晴天,就可以看到陡峭的山崖,也是使人有点畏惧。
但其实真正走下来,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只要心中有坚持有信念就可以。之所以很多驴友觉得绝望坡强度很大,往往是因为不管你从哪里上山、从哪个方向走到这里,都已经消耗了相当的体力了,所以才会觉得要再爬上这多米高的山头,那真是要崩溃的感觉。
我们的队员虽然没来过武功山,但在广州也算是经常户外徒步的,所以也没觉得这绝望坡有传说中的那么大强度。
太阳继续高升。远处的天空开始由早上的红变白,再由白变蓝。因为没有灰尘污染,此时整天空看上去是那么通透,湛蓝湛蓝的。诗词中的“极目楚天舒”也不及于此吧。
马上行走到吊马桩,简单补充了一点干粮,就在旁边的小平台上,欣赏这巨猿啸天的景观。然后一个一个的山头继续转呀转,金顶的大草坡很快映入眼帘。上金顶的这个坡也不比绝望坡矮多少。所以也只能慢慢的一步一步的往上爬山了。既然来了武功山,都已经走到这里了,肯定是要上金顶的呀,毕竟这是武功山的最高峰(海拔米)。
金顶周边现在已经慢慢公园化、商业化了。到处都是客栈,一家挨着一家。山顶处盘旋着很多的木栈道,堆满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基本都是跟团来的游客,不是驴友)。觉得没太多可留连的地方,就在金顶石碑处拍了几张照片,沿着山路往武功山景区大门方向下撤。
下撤的路,上半段的部分,以石景为主。水泥栈道都是凭空挂在悬崖上的。风景极美,但像我这样有恐高症的人,是不太敢靠在栈道边上往下看的。
边往下走又发现,原来武功山的秋色,远远不止山顶那金色草甸。石山、崖壁上到处是*色叶子的树,在秋日的阳光照射下格外耀眼。尤其是经过许愿桥那一段,当你回头望时,美景确实令人感到震撼。
许愿桥,每次经过都会忘许愿的地方。哈哈
在经过一段盘山的石阶路,头顶上的小叶枫树,那才叫绚丽多彩。与北方秋天的枫叶不同,这里的枫叶不会一整棵树全部统一变红。而且是一部分变红色,一部分还是橙色,一部分浅*色,而另一部分却仍然是翠绿色。
这大抵就是徒步驴行与跟团旅游的不同境遇吧。这条山路徒步到大门口,我们是花了足足四个小时才走到终点。而且一般的游客是直接坐缆车上山的。从缆车上只能看到山腰的竹林竹海,是看不到这彩色的秋天美景的。
也不知道这种满树挂满纯*叶的树叫什么名字,反正一路走下来,看到非常多。旁边的常绿树木围绕着,更彰显出它的明媚与灿烂。
这条下山的路,的确很长很长。因为之前已经走了一天半多了,大家都已经是极度疲惫。但已经没得选择,因为我们离缆车的起点越来越远了。自己选择的路,怎么累都要走完。
备注:建议其它驴友如果从金顶下撤,第二索道不要坐,可以走栈道欣赏风景。到第一索道起点就直接索道下到大门,这样既可省时间,也省很多体力。
走到大门口,就真的没有心思和精力再欣赏美景和拍照了。赶紧找到之前约好的接送车,快点拉我们去火车站吧。
通常的行程,都是晚上十点多的火车,从萍乡出发,周一早上七点到广州。奇怪的是,每一次到广州之后,不回住处而是直接回公司,在厕所匆匆漱洗就接着上班,却不会觉得累。而且还精神焕发,走路带风。
武功山,注定是一个还要去徒步无数次的地方。下次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呢?
赏此秋色最佳时间,公历10月中旬、下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