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瓜枸杞贮藏保鲜操作规程

点击上面蓝色字即可免费订阅查看所有的精彩文章!哈密瓜贮藏保鲜操作规程

哈密瓜产于新疆和甘肃敦煌地区,也叫厚皮甜瓜或称网纹甜瓜。新疆是哈密瓜的故乡,天山南北广为种植,形成了吐鲁番地区的吐鲁番市、鄯善县、托克逊县为主的早熟哈密瓜产区;以哈密市、昌吉市、呼图壁县等为主的中熟哈密瓜产区;以枷师县、岳普湖县、阿拉泰市等为主的晚熟哈密瓜产区。20年,全国甜瓜种植面积60万亩,产量万吨。新疆种植面积9万亩,产量93万吨;甘肃种植面积0.8万亩,产量22万吨。

一、哈密瓜贮藏特性

哈密瓜采后有后熟现象,低温下可显著抑制后熟衰老变化;随着贮藏期的延长,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所降低:温度低时易发生冷害,瓜面出现凹陷斑点,呈红褐色,瓜蒂部位出现的几率比瓜头多,在恢复高温时,斑点迅速扩大,软烂。

(一)成熟期和成熟度。依据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哈密瓜经销情况,5月初到7月初,是新疆吐鲁番、哈密的早熟哈密瓜与陕西大荔县、甘肃武威、内蒙甜瓜同时上市期,数量和市场占有率均以陕、甘、蒙甜瓜占优;从7月中旬到月,主要是新疆的哈密瓜、伽师瓜等占据市场。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主要是农新疆的中熟瓜,以后直至月底,依次为哈密伊吾县淖毛湖、阿勒泰北屯、轮台、库车等塔里木河流域、喀什伽师县、民丰县安迪河流域的晚熟哈密瓜、伽师瓜。从月底到来年5月主要是海南、缅甸甜瓜。拟长期贮藏的哈密瓜通常选择耐藏的晚熟品种,在8-8.5成成熟期采收,即早于正常采收期6-8天。

(二)品种及其耐藏性。早熟哈密瓜产区主要以早皇后、新皇后类型为主;中熟哈密瓜产区以早皇后、类型为主;晚熟哈密瓜产区的南疆五地州以伽师瓜、86-为主。近年来新培育和选育的品种很多,如新蜜25.新蜜3号、西州蜜7号、抗病86..金宝蜜、宝丰蜜、金蜜8号等,都是中晚熟品种。伽师瓜是新疆哈密瓜中最耐藏的品种之一。

(三)贮运期不同品种易出现的问题。哈密瓜采后有明显后熟作用,所以采收成熟度不能太高;厚皮甜瓜对冷害的敏感程度一般为早熟品种大于中熟品种,中熟品种又大于晚熟品种;哈密瓜贮藏相对湿度不宜太高,湿度超过80%时,贮藏期腐烂损耗明显加重。

(四)贮藏中病害及其防控。哈密瓜贮藏过程中最主要的病原性病害是由交链孢霉引起的褐斑病,白霉、曲霉、青霉病也常发生。良好的果园管理、精细采收分级和处理、减免机械伤、入库前贮藏场所消*、控制适宜的贮藏温度和较低的相对湿度、控制 的生成和作用、保鲜剂或臭氧处理,是防控病原性病害的最主要的措施。为避免包装内湿度过高引起腐烂,哈密瓜一般不宜包装在聚 或聚氯 塑料薄膜包装袋内。用液体保鲜剂浸果或采用涂膜方式,处理后必须晾干表皮水分,否则会加重腐烂发生。

哈密瓜贮藏过程中生理病害主要是冷害。应根据不同品种确定冷害温度,并控制贮藏场所的温度不低于冷害临界点。

二、参照贮藏条件

果实温度:0℃-℃(不同品种差异较大)。晚熟品种(如伽师瓜)0℃-℃;中晚熟品种(如86-)4℃-5℃;早熟品种(如早皇后、新皇后)7℃-8℃。

环境相对湿度:75%-80%。

三、贮藏场所和方式选择

甘肃、新疆自然冷源比较充沛,可因地制宜建设棚窖、地窖、土窑洞或通风库等简易贮藏场所,选择晚熟耐藏品种进行贮藏。贮藏场所应有良好的通风降温性能,冬季外界温度低的地方,应建造成全地下式。场所内温度低于冷害温度时,要采用加温措施提高温度,防止冷害发生。利用简易贮藏场所产地瓜农也可将晚熟哈密瓜贮藏较长时间,总结其成功要点在于:①贮前适当晾瓜;②贮藏在冷害以上温度;③较低的相对湿度。其中贮前适当晾瓜和较低的相对湿度都是给哈密瓜的贮藏提供了一个干爽的环境条件。所以,民间贮藏的哈密瓜失重率很高,新鲜度差,商品性差,但是腐烂率低。

机械冷库可提供适宜的低温环境,可明显延长哈密瓜的贮藏时间,已经在产地和销地逐步应用。

四、贮藏场所温度、湿度调控

(一)温度设定和融霜操作。小型或微型冷库一般采用氟利昂制冷机组,温度的设置是通过温控仪人工设置。以-50/00℃“小精灵”温控仪操作为例,设置哈密瓜(伽师瓜)贮藏温度为0℃-℃,应设置0℃,幅差值℃,设备即在0℃-℃区间运行。温控仪上具有融霜时间设置功能,一般融霜时间设置25-30分钟,融霜间隔的设置原则是:哈密瓜入库初期间隔短(5-24天融霜次),温度稳定后间隔时间加长(几天至十几天),冬季制冷机运行少时融霜间隔会更长。准确的融霜间隔必须根据人为观察蒸发器的结霜情况而定,当蒸发器上有白色霜层但是没有明显阻挡出风时即应除霜。所以,应根据使用阶段及时调整融霜时间,方可达到及时融霜,又不出现无霜或少霜频繁加热导致库温波动。

(二)湿度保障。冷库内相对湿度高于85%时,应通过加强通风、地面撒生石灰等方法降低湿度。

五、哈密瓜贮藏简明工艺流程

(一)哈密瓜冷库贮藏简明工艺流程。冷库及包装物清洁、消*→冷库提前降温→适时精细采收→液体保鲜剂或涂膜剂或涂膜剂处理果柄处→发泡塑料网套单瓜包装→装入具有分隔板的纸箱→控制适宜温度和相对湿度→注意通风换气,定期翻瓜检查→根据品种耐藏性适时出库销售。

(二)哈密瓜简易贮藏场所贮藏简明工艺流程。入贮藏时场所内温度 在0℃以下→冷库及包装物清洁、消*→适时精细采收→液体保鲜剂或涂膜剂处理果柄处→发泡塑料网套单瓜包装→装入具有分隔板的纸箱→科学通风引进自然冷源→定期翻瓜检查→根据品种耐藏性适时出库销售。

(三)注意事项

.冷库及包装物清洁、消*。常用的消*杀菌方式有:①果蔬库房消*烟雾剂进行熏蒸;②4%的漂白粉溶液进行喷洒消*或用0.5%-0.7%的 溶液进行喷洒消*;③臭氧发生器消*,每00立方米配置5克/小时产量的臭氧发生器,库内臭氧浓度达0ppm左右。

2.冷库提前降温。伽师瓜入库前2天开启制冷机,将库温降至0℃。

3.适时精细采收。8-9成熟时采收。采收时注意防止瓜柄处损伤,搬运时注意防止瓜与瓜之间的磕碰损伤。

4.晾瓜。冷库贮藏的哈密瓜,由于贮藏期间冷风机运转库内有一定的风速,加之新疆多数地区相对湿度较低,所以不需要专门的“晾瓜”程序;而简易贮藏场所贮藏时,可根据当年降水情况,考虑田间“晾瓜”时间的长短,一般为3天左右。

5.液体保鲜剂或涂膜剂处理果柄处。由于果柄处易于损伤并遭受病原菌侵染,所以,可在果柄处涂抹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防腐杀菌剂。

6.发泡塑料网套单瓜包装。为了防止瓜与瓜在贮运期间的磕碰损伤,应进行单瓜套发泡网套处理。发泡塑料网套应使用正规厂商产品,避免溶剂析出影响食品安全和造成瓜面 。

7.装入具有分隔板的纸箱。哈密瓜单瓜重量较大,所以应采用质量良好的纸箱,以每箱4个瓜为宜,用纸板隔开。

8.控制适宜温度和相对湿度。品种不同,要求的贮藏温度不同,可参照前面叙述。哈密瓜贮藏要求低的相对湿度,所以不能使用塑料薄膜包装,贮藏场所一般也不需要加湿。但是相对湿度大于85%时,必须通风排湿或使用除湿材料。

9.科学通风引进自然冷源。科学通风引进自然冷源是对简易贮藏场所而言的。

入贮藏前哈密瓜已经过晒瓜处理。可在通风低温下放置过夜散去部分田间热,早晨气温低时入贮。根据贮藏品种或种类要求的温度,进行通风管理,有效利用自然冷源,温度低时还要防止冷害和冻害。为此,场所内要设置干湿球温度计,防冷防热。

0.并注意通风换气,定期翻瓜检查。通风换气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降低贮藏环境内湿度,二是排除 等促进成熟衰老的气体。

.根据品种耐藏性适时出库销售。伽师瓜一般为3.5个月左右;86-不超过2个月;新皇后不超过40天。

枸杞热风干燥操作规程

一、品种概况

枸杞属茄科枸杞属,为多棘刺落叶小灌木。枸杞原产我国北方,宁夏、甘肃、新疆、青海等省和自治区都有野生资源,而中心分布区域是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柴达木盆地以及青海至山西的*河沿岸地带,常生于土层深厚的沟岸、山坡、田埂和宅旁。我国主要的枸杞品种为中华枸杞和宁夏枸杞,目前全国枸杞种植面积约5万亩,干果产量约20万吨,宁夏枸杞种植面积约8万亩,干果产量约万吨,占全国产量的一半以上。

二、枸杞干燥特性

枸杞鲜果含水率高,一般可达75%-80%。枸杞不同品种间干燥特性存在差异。对于不同的枸杞品种,影响干燥特性的因素主要如下:

(一)单果重。不同品种枸杞的大小有明显差别。较大的枸杞平均单果重超过.5克,约30粒鲜枸杞就能达50克,而较小的枸杞平均单果重不到0.5克,超过00粒鲜枸杞才能达50克。单果重较大的枸杞烘干时间长,而单果重较小的枸杞相对烘干时间短,较容易烘干。

(二)形状。同形状枸杞的干燥情况有差异。枸杞鲜果形状主要有:纺锤形略扁品种,椭圆形或类球形略圆品种和长纺锤形略扁品种。相比而言,长纺锤形略扁品种果实比表面积相对较大,纺锤形略扁品种比表面积次之,椭圆形或类球形略圆品种比表面积相对较小,干燥过程中平均干燥速率依次降低,烘干时间依次延长。椭圆形或类球形略圆品种相比而言烘干时间较长,较难烘干。

(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一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越高的品种,烘干的干品率越高,枸杞干果的肉质较为厚实紧韧,口感较好。可溶性固形物中总糖含量对干燥影响较大。有些品种枸杞的总糖含量达8.5%以上,而有些不足5%。含糖量高的枸杞在干燥过程中糖份容易析出,不仅影响枸杞的色泽,而且易使成品发粘,严重影响品质。

对同地区同品种的枸杞而言,影响干燥特性的因素主要如下:

.采收。采收宜在晴天早晨0点后进行。采摘雨后果或露水果,不仅果实含水量高增加干燥难度,而且使干燥后果实的色泽发黑。采收时应尽量保证枸杞鲜果的完整,避免造成破损。如有破损,干燥过程中糖份会析出,造成粘结和发软,影响枸杞干果成品的外观和口感。一般枸杞应带果柄采收,采收过程中要轻拿轻放。

2.成熟期。枸杞果实为间歇式成熟,生产上一般按果实成熟期将其分为春枸杞、夏枸杞和秋枸杞。6月至7月初成熟的果实为春果,一般产量较小;7月上旬至8月份的果实称为夏果,产量较高,占全年产量50%以上,水分含量也较高;9月至0月成熟的果实为秋果,约占全年产量30%,水分含量低于夏果。一般宁夏夏枸杞的鲜干比接近5:,而秋枸杞的鲜干比约为4.2-4.5:。同一成熟期的枸杞,采摘时主要考虑成熟度,过早采摘果实不饱满,干燥后形状色泽不佳,完全成熟后采摘含糖量高且果柄容易脱落,干燥过程中糖易析出。

三、枸杞热风烘房干燥操作参考规程

目前,我国大部分省份枸杞短时期内产量较大,必须进行集中大量烘干,且枸杞表皮的蜡质层和内部的高糖分固形物使枸杞的干燥时间大大延长。相比于其他烘干技术和设备,热风烘房处理量大,平均能耗较低,结构简单,造价适中,成为了农户 的烘干技术设备。利用热风烘房干燥采收后枸杞的流程如下:

采收后新鲜枸杞→拣选→(预处理)→装盘→装车→烘干→干品分拣分级包装→贮存。

(一)拣选。拣选出明显破裂、不成熟的枸杞鲜果,同时清除木屑等杂物,以保证干制后成品质量。

(二)预处理。清选后的枸杞 不进行预处理直接干燥,如要进行预处理,需采用浓度低的食用纯碱(不超过2%)或小苏打(不超过4%)进行预处理,以缩短干燥时间。选择洁净的桶或盆等容器盛放温水,按比例添加食用纯碱,溶化并搅拌均匀,后将枸杞放入浸泡约5-20s后取出,静置0-5min后进行装盘。

(三)装盘、装车。将预处理后的枸杞平铺至烘盘上,装料量每平方米约6千克,装料厚度以看不见烘盘底部为宜。每批次烘干枸杞原料应尽量做到是同批次采摘,每盘原料大小基本一致,不同批次采摘的枸杞应尽量分房烘干,大小相差大的原料也应尽量分盘或分烘房烘干为宜。

烘盘装车时应注意保持水平,若遇阻碍,应及时修正,不可硬装。烘房内应装适量烘车,若物料量不足以装满烘房内全部烘盘时,应从下往上同样间隔放置烘盘、并保持烘车装盘数量基本一致。烘车推入烘房时,应避免大幅振动,平稳推入。

(四)烘干。以烘干宁夏中卫市中宁县秋果枸杞工艺为例,见表

表烘干参考工艺

干制阶段

干球温度

湿度控制

目标任务

参考时间

小时

备注

升温段

室温至47

0.5

为了保温节能,设定湿度40%以上间隔排湿,按40%湿度设定相应干球温度下的湿球温度。

干燥段

一阶段

47

排湿量大,全力排湿

表皮失水发亮发软

4

二阶段

58

40%以上间隔排湿

表皮皱缩

0

三阶段

62

40%以上间隔排湿

内外全干

8-0

注:本工艺以特定烘房特定品种、大小、成熟度的枸杞为例,仅供参考,用户可在生产中进一步摸索优化。

按照《烘干设备使用说明书》或相关操作规程设置、启动、控制烘干。目前国家标准对枸杞干果含水量要求不高于3%,用户可根据市场情况、枸杞干果不同用途、不同储藏条件确定最终水分,可在烘房内不同部位取3次以上成品测量平均水分。烘干后出车、阴凉房内冷却至室温后分拣分级。干品应在防雨、通风环境下储存且避免长时间日照。

(五)干品分拣、分级、包装。可参照《GB/T-枸杞(枸杞子)》中枸杞干制产品的要求进行成品分拣分级,主要包括感官要求和理化指标,如表2所示。农户可将枸杞干置于洁净贮藏室的分拣台上分拣、分级,不同级别的分开放置包装。成品水分未达到要求的,再次烘干或阴干。真空包装或常规包装均可,包装材料应坚固、洁净、干燥、防湿、无破损、无异味、无*、无害。

表2枸杞干制品要求

项目

等级及要求

特优

特级

甲级

乙级

感官要求

形状

类纺锤形略扁稍皱缩

类纺锤形略扁稍皱缩

类纺锤形略扁稍皱缩

类纺锤形略扁稍皱缩

杂质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色泽

果皮鲜红、紫红色或枣红色

果皮鲜红、紫红色或枣红色

果皮鲜红、紫红色或枣红色

果皮鲜红、紫红色或枣红色

滋味、气味

具有枸杞应有的滋味、气味

具有枸杞应有的滋味、气味

具有枸杞应有的滋味、气味

具有枸杞应有的滋味、气味

不完善粒(%)w/w

≤.0

≤.5

≤3.0

≤3.0

无使用价值颗粒

不允许有

不允许有

不允许有

不允许有

理化指标

粒度/(粒/50g)

水分(%)

≤3.0

≤3.0

≤3.0

≤3.0

百粒重(g/00粒)

≥7.8

≥3.5

≥8.6

≥5.6

(六)贮存。置于通风良好、阴凉干燥、清洁卫生、有防潮设备及防霉变、防虫蛀和防鼠设施的库房贮存。不得与有*、有害、有异味和易于传播霉菌、虫害的物品混合存放。

(七)注意事项

.首次烘干前必须检验烘房风量分布的均匀性。检验时首先启动热风机,用质量较轻的纸在烘房内各点测试风量情况,若发现风量盲区时,可采用分风墙或类似功能装置进行挡风调节。

2.由于每次装料情况存在差异,烘房内各点温度及干燥程度不可能 均匀,在烘干过程中出现类似情况时可适当延长烘干时间,必要时需对物料进行换位处理(如前后交换)。

3.如果设备出现故障,应尽量保持热风供给,此时不要出料,待故障排除后再重新开机烘干。

4.本规程中的烘干工艺仅供参考,首次烘干必须小批量试烘,满足烘干要求后才能正式投入批量烘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yshopping28.com/afhzz/2000.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241号-10